Recist
解剖角度评价肿瘤负担水平和变化,大小和时间两个维度。主要面向二期临床实验。恶性脑瘤和恶性淋巴瘤有单独标准。二期临床试验一般间隔6~8周。
-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iria In Solid Tumors
- 2000 1.0,2009 1.1
- 有其他标准的实体肿瘤
- 恶性脑瘤
- 恶性淋巴瘤
- 纯1D解剖,没有3D,没有功能
- immun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iria In Solid Tumors
- 用于免疫治疗评效
- 2017
- 和放化疗区别
- 免疫反应有动员激发的过程,见效比较慢
- 超进展:最开始4~6周可能增长超过1倍
- 可能有炎性浸润,片子上肿瘤容易变大
- 混合缓解:主诉主观获益,但是片子里客观未获益
- 免疫反应有动员激发的过程,见效比较慢
测量方法
- 影像
- CTA最好,一些情况MRI也可,造影过敏增强核磁
- CT可测量病灶最小为层厚2倍,一般层厚5mm
- 至少要在两个层面里看到病灶
- x光最小20mm
- 标记物
- 不能单独用,必须结合影像
- 如果基线水平高,判断CR必须恢复正常
(TODO:是不是判断CR都要标志物恢复正常)
不可测量
- 太小
- 肿瘤长径<10mm
- 恶性淋巴瘤短径<15mm
- 没法测量
- 没有固定边界
- 各种积液
- 边界不清
- 炎症
- 脑膜疾病、腹水、胸膜或心包积液、炎症乳腺疾病、皮肤或肺的淋巴管受累,经体格检查发现的腹部肿块/腹部器官肿大
- 成骨性转移
- 溶骨性转移吃完骨头会生成软组织,可以测
- 没有固定边界
- 囊肿
- 单纯囊肿里面是水,不是恶性,不记
- 转移病灶,混合囊肿和实质性可以记,首选实质性的
- 局部治疗后
- 里面可能已经没有活性成分
- 除非有明确进展不记
靶病灶
- 要可测量
- 每个器官不超过2个,总数不超过5个
- 只有一个器官就最多2个
- 挑选
- 分散
- 清晰可重复
- 边界清晰
- 各个方向径差不多
- 尽量大
- 淋巴结
- 挑短径15mm以上的
- 选为靶病灶之后,短径只要还能测就一直记
基线记录
- 时间上接近治疗开始,不早于治疗开始4周
- 一个器官里一堆记器官弥散,不用一个一个写
- 直径和
- 所有靶病灶直径和(肿瘤长径和淋巴节短径)
- 长径:就是最长的,后期不需要和基线用一个方向量
- 空洞:测量方法不变,测壳,不需要绕开空洞,要标记空洞。内部坏死,有气体或液体
- 靶病灶只要选做基线了就一直算,就算肿瘤小于10或淋巴节小于15
- 有淋巴节,CR的时候直径和不一定是0
- 肿瘤如果看不清
- 大概率消失:0mm
- 还在但太浅测不准:5mm,层厚多少都是5mm
- 很小但是能测:实际值,比如2mm
- 分裂
- 每个分出来的部分当作一个靶病灶
- 融合
- 如果还有界线,分别测
- 如果界线不清,当成一个靶病灶
- 非靶病灶记存在,缺失,明确进展
- 明确进展
- 尽管靶病灶是SD或PR,但是非靶病灶已经恶化到提示应该终止治疗了
- 明确进展
- Resist
- Complete Response
- 所有病灶消失(靶病灶和非靶病灶)
- 所有淋巴节短径 $\le$ 10mm
- Partial Response:和基线直径和相比减少30%以上
- Progressive Disease
- 和之前所有直径和中最小的相比增加20%以上(和最小的而不是基线比)
- 增加的值要大于5mm(已经很小容易误差)
-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:只要出现新病灶就是PD
- 只要是新病灶,不管能不能测量都算
- 新病灶刚出现的时候不好判断是不是肿瘤相关,如果通过后期扫描判断肿瘤相关,PD时间算发现新病灶的时间,不是确定新病灶是肿瘤相关的时间
- 非靶病灶出现明确进展
- Stable Disease:减小不够PR,增加不够PD
- Complete Response
- iResist
- 和Resist一样
- iCR
- iPR
- iSD
- 额外细分
- iuPD:unconfirmed Progressive Disease,对应Resist的PD,超进展
- icPD:comfirmed Progressive Disease,iuPD4~6周后还是PD,确实PD了
- 可以综合主观感受进行评判
- 和Resist一样